※ ※ 文化部中国乡土艺术协会艺术发展中心暨中国领导干部书画研究院全 ※ ※ 文化部中国乡协主管的中国书画艺术家联合会及《华夏丹青》杂志社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焦点网谈 >

寻根溯源 我们曾经的故乡-----江西鄱阳湖畔古饶州瓦屑坝

时间: 2017-06-27 20:56 作者:网络 来源:ChinaZ 点击:
      引子:当我们在寻根问祖、追寻祖辈迁徙的足迹时,国史、方志、家谱,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承的三大支柱。中国姓氏表明了一个人的家族系统和血缘关系,是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契入口。沿着姓氏起源、姓氏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梳理姓氏和姓氏文化的社会功能,使我们从中认识到姓氏文化研究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培养国民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方面的重大意义。在我国历史上,几乎每次改朝换代都发生战争。由于战火蹂躏以及自然灾害频发,造成社会剧烈动荡,引发了人口的不断迁徙。历史上为避乱、逃荒,中原百姓曾多次被迫向外大规模流徙,主要是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和更偏远的南方移居。其它因做官、经商、求学、避害等原因而零星迁徙者更是不计其数。这种不断迁移的直接后果,就是造成了华夏姓氏的广泛播迁。后来,由于年深日久,历次移民后裔难以确知其祖籍所在,往往把先祖迁徙最初的集散地作为先人的祖籍,手传口授,记入家谱,传给子孙后代。

       我们一直笃信:祖源地,是大地上鲜活的遗存,是正宗的中国“国粹”,是一方方最独特的“中国印”。 在那里,我们黄皮肤的中国人,都能寻找到我们的根,都能看到自己的“胎记”。无疑,祖宗祠堂是存放我们乡愁的陈列馆,是安放我们灵魂的栖息地。祠堂在,祭如在。祭如在,倍思亲。祭如在,一切在。古人认为:祖先灵魂不灭,冥冥之中决定着子孙后代的贫贱灾祸或平安富贵。要获得祖先的保佑,就必须崇敬祖先。崇敬祖先的最重要表现是祭祀祖先,而祭祀祖先的场所就是祠堂和坟墓。所以修建祠墓也就成了子孙后代必须恪尽的义务。但祭祖必须祭祀自己真正的血脉祖先,如果不是血脉祖先,因气不相通,是接受不到外人祭祀的。所以古人有“神不歆非类,人不祀非祖”的观念。  江西瓦西坝是我的祖籍,今生能去一趟祖根地寻根溯源,是我梦寐以求的心愿,能够回祖地重游,一定倍感亲切!希望能有这样的机会,让我认识更多朋友!对于我来说,我是必须要去的,因为那里是我的祖根地,也是我们有生之年一定要回到先人的故里寻根问祖。此时此刻心里有很多感慨,思绪频多。夜不能寐。在即将脚踏寻根之旅征途上,期望结交更多新朋友,见到老朋友,也算是不虚此行吧!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山西洪洞大槐树,江西鄱阳瓦西坝,南京夫子庙杨柳巷和客家人的福建宁化】,这就是我国明清时期的四大移民之地,也是2亿中国人来江西寻找祖根之地。今天在这里我们值得大书特书的就是江西瓦屑坝,也叫瓦西坝;以及南昌筷子巷,这个古称之为饶州鄱阳县瓦西坝的地方。洪武年间,江西总计移民214万余人,其中饶州府近百万人。江西移民绝大多数从饶州瓦屑坝迁出(部分从南昌瓦子角迁出)。他们繁衍生息至今,已经成为当今中国2亿人口的祖根地。

        虽然当时的迁徙令是“湖广填四川,江西填湖广”,在元末和明末两次战乱后,安徽、湖北和河南等地因受战乱之害,百里无人烟。而江西饶州远离中原战乱,背靠徽州,有鄱阳湖平原的千里沃土,得以人丁经贸兴旺发达,两朝政府均以瓦西坝为集结地,大规模的向湖北、安徽、河南(主要是信阳市)等地大规模推行移民政策。现散居在大别山周边鄂豫皖三省交汇处十多个地级市,这些地方生活的原居民后裔打开族谱,十之六七显示江右道(即现江西省)饶州府瓦西坝为祖根之地。据调查仅一个安庆府有历史记载的移民就有20多万人之多,可以这样说吧,现在大别山地区的安徽省六安市、     安庆市,河南省信阳市、以及湖北省长江以北七个地市本地人当中十之六七的祖源地都是江西瓦西坝的后裔。    

       沧桑巨变,由于口耳相传,"瓦屑坝"的"屑"字在写法上千差万别:如瓦西坝、瓦砌坝、瓦基坝、瓦家坝、瓦集坝、瓦渣坝等。瓦砾在今鄱阳方言中仍读作"瓦屑"、"瓦叽仂"。我于2017年5月26日在百度搜索了一下"江西瓦西坝",百度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4,700个,而同一时刻,我在百度搜索了一下"江西瓦屑坝",百度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25,000个。其实,"西"、"屑"读音接近。瓦集坝、瓦砌坝、瓦基坝、瓦渣坝等,都是"瓦屑坝"的错读错写。有意思的是,还有写成"挖心坝"的,据说当年官方逼着大家移民,如果不走就要被"挖心"。      

        根据现代引经据典考证,众说纷纭之瓦屑坝、瓦西坝、瓦家坝,皆为现在江西鄱阳莲湖乡以西之古渡口瓦屑坝谐音,在元时,瓦屑坝为鄱阳湖边的一个渡口,由于时代变迁,水位下降,渡口早已不存,只余一名为“瓦燮”之村庄。何以近两亿人口先祖都来自那一小渡口?基数之大,令人惊骇!归其因由,一为当时特定之历史环境,再为鄱阳之地理位置决定。波阳古属饶州,滨鄱阳湖,与古徽州、九江接壤。元以前徽州太平,人口膨胀,逐渐溢出,迁入富裕之饶州与九江郡。元末战乱频仍,为躲避战火,百姓逐次迁移。明初之时,政府对移民开垦土地私有合法化,享受赋税优惠,吸引了众多百姓;又为剥离宗族之势力而集中移民(民间称之“赶散”,因宗族人口众多,势力强大,政府分而治之。移民之兄弟皆不许居住在一起)。江西饶州之瓦屑坝,其时作为官方指定港口承担起移民之重任。可怜我们的先辈,在鄱阳湖之瓦屑坝,登舟踏上遥远的未知路!此一去已六百年矣!故乡虽已远去,祖先血脉仍存,护佑永远。。。。。。。    

         总而言之,这次大移民,是明朝庭的专制措施之一,与以往的历次移民都不同,它发生在战后,是从江南流向江北的定向移民,并且割断了与原居地的一切联系。过去的五胡乱华安史之乱建炎南渡都是发生在战争中。明朝庭于民的理由不足,不得民心,所以正史一向讳言。这些移民迁到安庆后,期待着机会再迁回江西,人死后不愿埋入土中,只停柩于地面,等待着回迁。可是年复一年,天长地久,人们觉得无回迁希望后,只得再埋入土中,但还对回迁抱有幻想,浅埋委棺,形成了安庆地区独特的丧葬“厝柩”两步习俗,沿习到今。到了清朝康乾年间编修谱牒时,这些移民就只知道江西瓦屑坝了。而江西的赣语流向这里形成了赣语怀岳片,是这里的通用语言。                                                                      实际上,整个江淮地区,彷佛皆是江西移民的后代。从明朝初年到清朝中叶的400多年中形成的多次官方组织的移民潮,江西人扮演了主要角色。有统计说,从瓦西坝移出去的达几百万人。他们像顽强的种子,落在大邑通途,撒在穷乡僻壤,大部分是在安徽、湖北、四川等地落地生根。他们不仅为当地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为培养一批贤俊栋梁之材出了大力。著名客家学者罗香林在《客家源流考》一书中明确指出,湖北有二个非纯客居县:即黄安县、麻城县,有客家总人口约15***,此说得到一些研究者和客家网站的认同。 而落籍麻城县的一些客家先民,陆续迁往周边州县,称为“麻城过籍”。2000年3月1日《安庆日报·下午版》有一篇《瓦屑坝--安庆人的根》的文章,是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研究所所长葛剑雄教授所撰,文章指出,元代江西饶州路约相当于今日之鄱阳、余干、万年、乐平、德兴、景德镇、浮梁等市县,属江浙行省。鄱阳县就是现在的江西省鄱阳县,那里有一个叫瓦燮坽的地方,那就是瓦屑坝。葛先生认为,自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彭莹玉、邹普胜徐寿辉在湖北蕲(qí)州、黄州一带起义,徐寿辉及其部将赵普胜陈友谅多次率兵沿江而下攻安庆及周围各县。朱元璋与陈友谅、赵普胜又多次大战于鄱阳湖、安庆、池州一带,直到至正二十四年朱灭陈后安庆才恢复安宁,战乱长达13年之久,其毁灭性的破坏可想而知,人口必然锐减,土地大片荒芜,江西饶州一带受战乱较少,人多地少,明初朝廷鼓励向江淮及其它人口稀少地区移民。                                                                                              复旦大学历史研究所所长葛剑雄与该校曹树基博士一路考查安庆、桐城、潜山等地得出的结论是:“鄱阳瓦西坝是这些地区移民的一致认同的根!”葛氏于2000年3月1日在《安庆日报》上发表的《瓦屑坝——安庆人的根》一文中指出:对安庆各县36种族谱的统计,有18种来自鄱阳瓦西坝。当年安庆42万人口中有28万是江西移民,其中20万来自饶州各县,10万来自鄱阳瓦西坝地区。《宿县县志》载:该县256姓,有182姓是移民,其中143姓是来自鄱阳瓦西坝,占总数78%。桐城63种族谱,20%是瓦西坝移民,其中就有出类拔萃的清朝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还有遍布桐城各地的“九李十三汪”,彭、姜诸大姓。                                                                                                                                         我的家乡是大别山北麓三省交界处的商城县,从小到大都听到长者们口头传说,说我们家族来自江西饶州鄱阳湖畔瓦西坝,而有些人的家谱上又详细记载来自徽州婺源县(现江西上饶市下辖县),传说中的瓦西坝读音也多种多样,有碗西坝、瓦家坝、瓦交坝、筷子县等等,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这些传说的兴趣也日益增长,就开始了相关的探索。 据《商城县志》卷二记载:明洪武三年(1370),始从江西、湖北移民至长江以北、淮河以南的江淮大地上,至永乐十四年(1416)先后移民多次,解放前商城县较家族大姓,大都为明清时从江西迁徙而来。《商城县志》卷六记载:商城境内,杨、黄、熊、刘、余、周、李、张等大姓均由瓦西坝或经瓦西坝集中后迁入商城境内。全县242个常见姓氏,近50%以上的姓氏是明初由江西瓦西坝迁来的。根据县内许多姓氏宗谱记载:商城和周围光山县、金寨县、麻城县以及固始县南部地区人口大多由江西迁徙而来。做客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历史学家纪连海教授也在其论文《瓦屑(西)坝—豫南人的根》中,认为大部分豫南人均来自江西瓦西坝。这些外来人与当地的部分本土人通婚、繁衍、生息,慢慢地融合了,形成了今天的商城县人氏。

       商城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商城县西周为黄国地,春秋战国先属吴后归楚,秦属九江郡,西?置雩娄县,隶庐江郡,明成化十一年复置商城县。1932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三次解放商城,更名赤城县,1937年复名商城县。商城文化艺术荟萃,人文环境优越。春秋战国时期,商城处吴楚之地,贯通南北思想,融汇中原和吴楚文化。明清两代,义学、私塾星布四乡,文峰、温泉等书院荟萃。明万历年间,商城在历次会、乡试中,考中进士和举人总数均居河南县级之冠。清代周祖培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参与清廷决策机要。程国仁为进士二甲第一名,金殿传胪,先后为山东、浙江等五省巡抚。杨式谷历任兵部、礼部、史部、刑部侍郎,国史馆副总裁。蒋艮曾为翰林院编修-房行走。近代,新型教育兴起。新文化、新思想迅速传播至今,广播电视遍及城乡山谷,基础教育、义务教育全面实行,教育质量逐年提高,山乡涌出了一大批状元乡、状元村

    商城地处南北交通要道,古往今来,战事不断,农民起义军占山筑城,惊心动魄,至今仍留下皇殿及一批山寨遗址。1925年,商城就建立了中共党团组织,发动领导农民、学生运动。1929年5月6日爆发了著名的商城起义,彪炳史册,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三十二师,随后开创了以商城为中心的豫东南革命根据地,诞生了河南省第一个县级人民政权——商城苏维埃政府。开创了豫东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留下了大批红色革命遗址。大别山“红军洞”列为全国红色旅游景点,著名的革命历史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从这里唱响全中国。1934年至1937年三年游击战争期间,商城县委在金刚台地区坚持艰苦卓绝的斗争,商南游击大队、“金刚台妇女排”、商南便衣队等战斗集体,更是名扬鄂豫皖边区,赢得了“大别山红旗永不倒”的崇高赞誉。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挺进中原,千里跃进大别山,拉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商城儿女积极响应,支前参战,为刘邓大军在大别山区取得辉煌胜利作出了贡献。整个大革命中,商城共有10余万人参加,有8万多人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里共走出了洪学智、陈先瑞、李耀、张祖谅、张贤约等54位共和国的将军彪炳史册(包括因行政区划分变更为金寨县籍贯的将军有38位)。如今,金刚山已经被确定为全国一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进入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商城这块红色土地,如今已焕发勃勃生机。这里山川隽秀,万木争春;良田沃野,稻菽飘香;境内交通顺畅,四通八达;通讯便捷,网络如织;教育园地,百花竞放;卫生保健,立异标新,真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社会安定,万民乐业。我们相信,淳朴、勤劳、勇敢的商城儿女,在商城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继承先烈遗志,发扬光荣传统,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资源优势,克服困难,大胆创新,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在建设家园,奔向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同关心、支持商城发展的有识之士并肩携手,一定会成就出一个更加美好令人神往的锦绣商城,再铸新的辉煌。

    秀美的山川,宜人的环境,自然就养育出一代又一代的杰出人物,他们在保卫国家、建设家园中作出了突出贡献,是商城人民的骄傲。他们的功绩与商城的山水相辉映,他们的名字与商城的松柏一样万古长青。在各个历史时期,商城籍千千万万仁人志士、革命英烈、模范人物的事迹浩如烟海,本书难以一一记述,仅列其中数人,以告慰所有英灵,寄托缅怀崇敬之情。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商城人民更是注重人才培养,有状元之乡的美称,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层出不穷,在不同战线上为振兴中华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豫南商城县历史上,有许多事情也许是机缘巧合。对商城人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是:江西大移民!元末明初江淮地区发生了大规模的红巾军起义暨,接连不断的战争,造成生灵涂炭,赤地千里。湖北罗田也属重灾区。明代初立,统治者害怕各派政治势力相聚为逆,在政治上采了取一项重要措施:即从洪武三年起,以垦荒为由,下令将原来支持和拥戴过张士诚、彭莹玉的士绅商贾没收家产,迁徙到外地垦荒屯田,进行强制性的大规模移民。因为姓氏相同,容易被移民地所接纳,在瓦屑坝登记造册时,官僚机构便有意安排了一批田姓移民到罗田来插标。为了禁止这些人返回原籍,还责令移民只能说自己是瓦屑坝的,只对瓦屑坝移民发放救济,减免赋税;而对逆向移民却给予严惩。            

        鄂豫皖三省的大别山区周边暨豫南商城县人的祖先,主要是江西瓦屑坝移民和一小部分淮水上游深山区本土族人的结合。其后世子孙,既有强烈的不服输的精神,也希望过着安乐安定祥和的生活。六七百年来,商城经历了明清两代、国共两党的朝代更迭和政治角逐,自觉参与追求社会进步与文明的斗争,涌现了大批的优秀人物和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作为古代军事要塞,因刘邓大军进山而改写了历史。古老的淮河源头成了可靠的大后方。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英勇顽强的商城人把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在国家建设与家乡的建设上。支援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工农业体系的建设,组织人力物力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和山水小域流综合治理,使国家步入工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家乡的自然发生了巨大变化。改革开放以后,商城人吸取外地经验,大搞开放开发,兴旅游,办水利,发展各种产业,加快山水园林城市与新农村建设,使荒蛮之地变成了华中地区一个个鱼米之乡,被盛赞为“北国江南、江南北国之美誉。               

       明初移民时,官府在瓦西坝设局驻员。饶州府各县移民沿乐安河、饶河到达鄱阳瓦屑坝集中,然后发放“川资”,编排船只,乘船驶出鄱阳湖到达湖口。移民们顺长江而下,到达安徽各府县;逆长江而上者,到达湖北各府县。所以我们的先祖们肯定也是不外乎走这两条路线,

      桀骜不顺的大别山民与被迫而来江西移民,融汇了南北交汇的的古老文明,接受着古今中外的科技文化与信息,商城县正以特殊历史灿烂着自己的辉煌。一个来自于遥远的声音在召唤:居高山而不闭塞,处异乡而恋旧居。商城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怡然面对历史,逐渐沉淀远古寡民和近代移民的那种情结,树立了地球村的意识,现在,正意气风发,昂首挺胸,大步走向未来。

        瓦西坝本是鄱阳湖畔的一个古老渡口,是明初的集散中心,政府官兵将瓦西坝当地民众和被安排移民的其他民众聚集到瓦西坝,然后上船穿过鄱阳湖经长江驶向各地。瓦西坝对移民们来说,就是对故乡陆地的最后记忆,移民后代们随着年代的久远,逐渐淡忘了具体祖居地,都将记忆定格于“瓦西坝”,瓦西坝就是原居地就是自己的根,就是思乡情结的最后归宿。  瓦西坝移民迁徙的原因:  一是元朝末年不堪忍受元人的虐待而背井离乡。  二是明初的强制移民。这种情况的移民规模最大,人数最多。明初,朝廷为恢复经济,发展生产,实行了全国范围的大移民。  三是明末李自成农民军“三洗河南”,杀的豫南地区几乎百里无鸡鸣。康熙年间,朝廷再次在江西瓦西坝聚集移民,迁徙至商城、固始金寨光山等地,插草为标,圈地为家,繁衍至今。 瓦西坝留下的影响背手走路。为防止移民逃跑,官兵们将他们反绑后用长绳窜连,这一绑居然绑出了习惯,后来移民后代无事时都喜欢倒背着双手交与后背。    

        据悉,当年的瓦屑坝本是鄱阳湖畔的一个古老渡口,位于今江西省鄱阳县莲湖乡的一个自然村。如今为中国古代八大移民圣地之一。北宁乐史所著《太平寰宇记》在“鄱阳县”下载:“莲荷山在县西四十里彭蠡湖中,望如荷叶浮水面”。此山即今之莲湖乡(莲荷谐音称莲湖),明代时也称立德乡。是明初江右民系移民皖鄂两省的集散中心,政府官兵将被安排移民的对象聚集到瓦屑坝,然后上船遣送到安庆府等目的地。因年代久远,移民后代随着传说的递减,逐渐淡忘了具体祖居地,将记忆的思路定格于“瓦屑坝”,似乎“瓦屑坝”成了原居地,这是一种思乡情结的归宿,就像华东等省区只记得“大槐树”一样。实际上瓦屑坝移民原居地分布在江西饶州(鄱阳)、九江两府各县市。那里就是我们曾经的故乡!确切地说,瓦屑坝是我们梦中的故乡!祖辈们从赣南、赣中、赣北直奔鄱阳城,穿越筷子巷,聚集到瓦屑坝附近的鄱阳湖滨青江渡,乘舟楫驶入茫茫湖水,驶向长江,驶向远方的他乡。许多移民者的祖传家谱上或载于口碑的传说中称:我家祖辈来自江西瓦屑坝!瓦屑坝是这些移民们对于故乡的最后记忆,江西鄱阳瓦屑坝就是他们的根。

     【中国四大移民之地——江西鄱阳县瓦西坝寻根问祖、寻根溯源之历史渊源考证】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大概六百多年前,即元朝末年,爆发红巾军大起义,朱元璋参加了红巾军,经过十多年的奋斗,登上了皇帝的宝座。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称帝,定国号为大明,他就是明太祖,8个月后,明军攻陷元大都,元朝末代帝王逃亡蒙古高原一带,元亡。明军继续攻克山西,陕西和甘肃等地,又南取福建,广东,广西和云南地区,统一了全国,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后,为了恢复被战争破坏的各地区的社会经济,朱元璋决定对江淮地区进行移民。而同时的饶州地区,虽有陈友谅军骚扰,当地人吴宏、于光组织民众保土安民,所以人口没有大的损失。于是朝廷命令迁饶州民众填实安徽、湖北等地。为了更好治理国家,朱元璋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恢复生产和发展的措施。这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对因战乱、灾荒逃离,人口锐减的地区进行大移民。于是,大量移民从江西美丽的鄱阳湖畔一个叫瓦屑坝的地方迁移到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大别山周边地区。据历史记载,仅仅古饶州就有 二百四十万移民从鄱阳县莲湖乡瓦屑垻出发迁涉到湖北、安徽、河南(主要在豫南信阳市)等地域,所以古饶州莲湖乡瓦屑垻成为明初我国两大移民集散地之一。古往今来,鄱阳县莲湖乡瓦屑垻记录着大移民的历史变迁。

        大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位31年内,定都问题一直是他的一块心病。此前,北京一直被称为“行在”,即皇帝率文武百官驻扎的临时首都。而南京,则称为“留都”,即“置官留守的首都”。南京保留了一整套的中央政府官僚体系,主要管理南京周边14个府、州的相应事务。这些江南地区乃经济最发达、文化最昌明之区,天下赋税三成出自于此。“两京制”形成后,北京作为政治、军事中心,南京作为经济和文化中心,使帝国的南北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谈及南京、北京“两京”制,其实一个很好解答的问题,当然是根据政权能否长存考虑的,毕竟当时对于明朝统治者而言,想要让政权更加的稳固,考虑可不少! 地处渤海之滨、燕山之麓的北京成了南北竞争中最重要的据点:汉族政权失去它,必然只能偏安南方;游牧民族占有它,则可挥鞭南下。

        明朝皇帝朱元璋在统一全国过程中,也把昔日对元蒙作战的“友军”作为敌军清剿,如对在湖南、湖北的陈友谅余部,便出动大批军队剿灭,并滥杀无辜,这也使当时湖北大部分地区几无人烟。特别是湖北、河南、安徽交界处的大别山地区人口进一步凋落,各地久经元末大乱,百里无人,草深数尺,成为千里荒野人烟稀少的无人口稠密居集点。而在江西饶州(鄱阳)、九江两府各县市,自北宋时经济、文化已相当繁荣。梯田在各丘陵地区更为普及;梯田的大量出现,说明可资开发的土地资源已十分有限了。元代江西行政区比唐代增加了一州、四军、三十一县,政区的增加说明户口的增加,这就必然出现人与耕地的矛盾,而到明初时,人与耕地的矛盾己十分突出了,人浮于土的状况在《明太祖实录》(洪武三十年三月条)中亦有记载:“江西州县多有无田谋生失业之人频多。”因此,人与耕地的矛盾必然迫使江西人口外迁成为现实问题。兵燹之灾也使许多人奔走他乡成就当时历史条件下迁移地之首选。 

         当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一带打仗,朱元璋对当地人封官许愿!当地人拼命支持朱元璋打败了陈友谅,成王败寇,朱元璋平定了天下,建立大明朝,并当上开国皇帝。当地的豪强们仗着帮助朱元璋消灭陈友谅有功,十分骄狂,残酷剥削当地人民。还与朱皇帝称兄道弟,完全没有任何顾忌分寸了。如此这般,明太祖朱元璋就象削番一样,将鄱阳一带人民强行迁移到人口稀少的地区,达到削弱当地豪绅势力之目的。是故,这才是江西人口外迁故事发生之缘由。当然,从经济发达的区域,人口密集的江西鄱阳湖地区外迁人口也是理所当然的国家大事。                  

         瓦屑坝移民是明朝初期官方组织的从江南外迁大量人口进行垦荒事件,是“洪武赶散”的一部分。瓦屑坝移民从洪武三年到永乐十五年(1370-1417年)历时48年,到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安庆府42万居民有27万来自江西瓦屑坝。据考证,江西今在鄱阳县莲湖乡,据该地《朱氏宗谱》等记载,瓦屑坝已变为“瓦燮坽村”。地处鄱阳湖畔鄱江口,是明代江西饶州的外埠,瓦屑坝是中国古代八大移民圣地之一。瓦屑坝水绕山环,堪舆者称其地有风水之胜。瓦屑坝峰峦苍秀,延袤起伏;鄱湖水阔,渺无津涯,而港汊湖滨,皆萑苇芰荷。瓦屑坝人男耕女织,以耕读为本;兼或渔樵,或怀资怀技,游走他乡…… 

        江西为何填湖北 早在唐宋时期,便有江西之民迁居湖北,但人数极少且不成规模。江西之民大规模迁居湖北,发生在明朝初年。古代发生移民的的必要条件是迁出地必须是地少人稠,而迁入地应是地旷人稀。元末明初的战争和灾荒造成的地旷人稀,为湖北接纳大批江西移民准备了条件。湖北曾是元末红巾军大起义的发源地之一。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八月,徐寿辉与麻城邹普胜、江西宜春县彭莹玉等人一起发动起义,并在圻水(今浠水)建立 “天完”政权。徐寿辉红巾军很快发展到百***,纵横驰骋于长江南北,控制了湖北、湖南、江西,浙江以及福建等广大地区。当时有民谣曰:“满城都是火,官府到处躲。城里无一人,红军府上坐”。 至正十三年(1353),元朝廷调集几省军队,对红巾军根据地进行围剿,徐部损失惨重,并殃及湖北大部地区。    

          根据考证可以得出结论,瓦屑坝当年只是一个码头。也是一个陶器制作集散地,在当时规模那是相当的大。据考证,那里有个十里江堤,都是陶器碎片和陶瓦砾堆砌而成。就连当时的“苏、杭二州”也望尘莫及,都没有这里繁华似锦,鄱阳湖周边区域真是繁荣昌盛之地啊!南昌当时名为豫章,古代的陶器就象现在的高科技产品,所以只有在经济发达地区生产,相当于现在的江浙地区一样兴旺发达。

      瓦屑坝——在很多家庭的族谱中有"江西瓦屑坝"、"鄱阳瓦屑坝"、"鄱阳桃花渡瓦屑坝"、"瓦屑坝叶家村金鸡岭"等不同的写法。还由于行政区划的因素,有"江南路豫章瓦屑坝"、"饶郡瓦西坝"、"江西饶州瓦西坝"、"饶州府瓦西坝"、"江右瓦西坝"等多种提法。"江右"就是"江西"。据魏僖所著的《日录杂说》上记载:"江东称江左,江西称江右。盖自江北视之,江东在左,江西在右。"历史上有"江右王门学派"、"江右诗派"、"江右商帮"等流派。 

      瓦屑坝——族谱中有"江西瓦屑坝"、"鄱阳瓦屑坝"、"鄱阳桃花渡瓦屑坝"、"瓦屑坝叶家村金鸡岭"等不同的写法,肯定在鄱阳(今作波阳)县。但岁月流逝,瓦屑坝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而今的波阳县地图上已经找不到这个地名了。我们把目光注视到今波阳县城西面一个叫“瓦燮”的村庄,果然在该村现存的《朱氏族谱》和《何氏族谱》中明确记载着“瓦燮”就是“瓦屑”的雅称。“瓦燮”就是元末明初的"瓦屑坝"。瓦燮 今属莲湖乡,离鄱阳县城鄱阳镇(即当年饶州府治)不过一二十里,处于鄱江三角洲,离鄱阳湖的汊湖大莲子湖不过十来里,周围湖泊密布,水路通畅。

         根据历史地理学家的研究,在宋代鄱阳县城已逼近鄱阳湖,而鄱阳湖的南部在元明时期正经历一个扩展期,到清代才逐渐因泥沙淤积而有所缩小。所以可以断定,当年的瓦屑坝是一个濒临鄱阳湖、*近鄱江的聚落和水运码头。瓦屑坝的"坝"应该是鄱阳湖边的一条坝,真正起着护岸作用的坝,聚落因坝而得名。时过境迁,由于泥沙淤积,鄱阳湖逐渐远离瓦屑坝,坝因不再有存在的意义而湮没,瓦屑坝这个聚落名称也被改称为瓦屑(燮)。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濒湖县中已找不到带"坝"字的地名,说明防止陆地陷湖和湖水的漫溢冲蚀早已成为历史。今天鄱阳县中带"瓦屑"的地名不止一个,还有口镇、口曹家、南湖等,所以瓦屑坝之改称为瓦屑,也不是偶然的。遥想当年,饶州府属各县的外迁人口沿昌江、乐安河(婺水)及其众多的支流顺流而下,出饶州府城后,在鄱阳湖边的瓦屑坝集中,然后登舟北上。到达湖口后,多数人就近在安庆府属各县定居,少数人或溯长江而上,迁入湖广,或顺长江而下,迁往安徽及其他省份。虽然瓦屑坝只是一个移民的集散地,对绝大多数移民来说,还不是他们真正的故乡,但当年的移民多数没有文化、没有资产,更不可能有文字记录,当他们历尽艰辛在他乡定居后,留给后代的记忆只是他们的出发地--瓦屑坝。有些人甚至没有来得及给子孙留下任何故乡的信息,他们的后裔就与周围的移民后裔一样,以瓦屑坝为故乡了。

        罗田县名与这次的移民没有直接的关系。但这次移民却对后来的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些外来人与当地的土著人通婚、繁衍、生息,慢慢地融合了,形成了今天的罗田人。那些来到罗田又逃回去的人,为了不忘祖辈曾经呆过的地方,说话保持着罗田的口音,瓦屑坝至今还有一个村,叫罗田村。罗田人呢?也不曾忘记祖宗的习惯,上街散步,还保留着双手反剪的身姿。  

         厝柩(丘棺)习俗。移民北迁以后,期待着有机会再迁回江西,人死后不埋入土中,只停柩于地面,年复一年,无回迁希望后,再埋入土中,但浅埋委棺,仍抱着回迁的幻想,这也是商城独特的埋葬“两步法” (丘棺)的源头。 ——区别于北方话的瓦西坝方言。 妈—大; 父—伯; 叔—老爹;表兄弟—老俵;丈母娘—老干娘; 乌鸦—老刮; 青蛙—克么; 假惺惺—假马; 头发—头毛;大小便—解手; 左手—反手; 右边—顺手; 开水—滚水 等等。  

       "瓦屑坝"的"坝"也有其它两种不同用字:"瓦屑坽"和"瓦屑墩"。瓦屑坽、瓦屑墩都见于史珥(史珥,字师戬,号汇东,鄱阳镇人,生卒年不详。史珥博览群书,精通经史,是乾隆十二年--1747年的举人)《续瓦屑坝考》:"鄱地以瓦屑坝得名者,莫着于瓦屑坽。""瓦屑坽"的"屑"目前在鄱阳写成"燮",应该是源于莲湖一带文化人的附庸风雅。他们认为郑板桥的那个"燮"很有文气,于是舍简求繁。鄱阳人读白字用白字也是司空见惯,如将"宣化桥"改成"鲜花桥","馆驿前"写成"管驿前",有的是弄巧成拙,有的则贻笑大方。

         关于"坽"字,《现代汉语词典》、《辞源》、《辞海》均查不到,但在互联网上可以找到一种工具,叫《汉典》,其中对"坽"字的释义是:"《集韵》郎丁切,音灵,峻岸也。"在1985年3月出版的《波阳地名志》中,专门列举了一个"方言用字表":其中有"坽"、"垱"、"仂"等。"坽"在鄱阳方言中,声母读D,意思是指小河、小溪。鄱阳以"坽"为地名的还有不少,如麻埠坽、鸳鸯坽、张家坽、南湖坽、兰溪坽、坽口等。

         瓦燮坽今属莲湖乡,1995版《波阳地名志》"瓦燮坽"词条的内容是:"在慕礼东偏南瓦燮坽大队境内,5个自然村(高家、胡家、朱家、何家、黄家),396户,2033人,耕地1625亩。《朱氏族谱》和《何氏族谱》载,此处原有砖瓦窑,砖瓦堆积成坝,村民在坝上挖坽引水,故名瓦屑坽。后屑错写为燮,成现名。"据莲湖派出所最新人口统计,瓦燮坽村委会现有3000余人。在同治版《鄱阳县志》卷二《古迹》一栏内,是这样介绍的:"瓦屑坝在立德乡,去城西二十余里。楚中诸大姓多于元明之际自此迁徙。"

       曾经的故乡-----江西饶州府乐平县瓦屑坝!我们在追寻祖辈迁徙的足迹时,偶然发现《新洲县志•杂录》载有“瓦屑坝考”一文,如是便细细品读起来。

       “鄱地以瓦屑坝得名者.莫着于瓦屑坽。若瓦屑坝、瓦屑墩则传者盖寡焉。考饶郡城西二十里为尧山.载郡志。峰峦苍秀。泛彭蠡者百里外,隐隐可见,延袤起伏,凡十里许,而总谓之尧山。山在鄱江之北岸.南岸有水斜出通江.即所谓瓦屑坽是也。”原来,瓦屑坝在古饶州鄱阳县鄱阳湖边的尧山之麓、鄱江之滨。“瓦屑坝瓦屑塞虽不敢遽指是何冈阜,而其东北不越双港,西南不越莲河,断可知也。”可知瓦屑坝大致范围在双港、莲河之间。瓦屑坝也称之为瓦燮玲、瓦屑坽,瓦屑坽现属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城西南约十公里大莲子湖滨的莲湖乡,村落名为瓦燮村。瓦屑坝原是制陶工场。相传姑苏陶人曾在此制作陶器,因避黄巢之乱.复徒吴地。这个制陶工场便成为一片废墟,《姜氏宗谱》称瓦屑坝之得名不应晚于五代之际。瓦屑者,不专指瓦之碎片,亦应泛指所产陶器之破损毁坏者。姜氏迁徙之前,还见到埋于土中残器碎片“其屑坚厚近寸,虽历风霜不泐,土中掘出,则有如盆者,如百壶罂者,如瓮者,而罂为多,间有如今宫殿所用琉璃瓦者。其坌而为阜纡,而为冈垒,而为路迭,而为墙倾、而为崖罗,而为茔辟,而为基艺.而为图;或蚴蟉如长虹,或从聚纷纭如蝌蚪,或散布如落花、如鱼鳞。乱甓颓垣.绿杨衰草,久与汉寝唐陵,共凭吊于韵歇。烟销日落潮平之外,而风雨所剥.波涛所啮、不知凡几年矣,瓦屑固如故也。”可见瓦屑坝当地陶土质量好,烧制的陶器颇佳,工艺水平较高,故还被选作宫殿营造之用。瓦屑坝曾是豪门望族聚居之地,“其姓则有余,有陈.有邹.有杨,有王,有赵,有董,有张、有彭……”元末明初,虽有陈友谅军骚扰,当地人吴宏、于光组织***保土安民,故罹患稍浅,人口未有大的损失。于是朝廷令徙饶州民填实安徽、湖北等地。    

       如民国二年修《胡氏族谱》载:“洎乎元明革命,赣省兵燹迭见,人民不遑宁处,其由江右而播迁荆楚者,几如江出西陵……”赋役苛重而逼使***离乡背井迁徒他处,乾隆《吉安府志•赋役志》称明代“无名杂用旁见迭出,”仅洪武初常征的赋役就达28种之多!“物粮夫差,百端催迫,至不能存,而窜徙于他乡,民之逃亡,此其故也。”(同治《南昌府志•赋役志》)在苛捐杂税的逼迫下,千千万万的江西移民不得不离开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远徙至湖南、湖北、安徽等地求生!                                          

        江西移民在湖北的分布 移民到湖北的江西人,主要来自赣中、赣北诸州县,来自赣南的较少。自元末明初兵燹以来,湖北不仅人口稀少,而且闲田旷土大量存在。故明人包汝楫在《南中纪闻》中不无感慨地说道:“海内旷土总不如湖广之多,湖广真广哉!”湖北优越的自然环境也成为吸纳移民的重要原因之一。江汉平原水土资源丰富,湖泊众多,交通便利,湖区肥沃的淤积滩地,土质松软,易于耕种。湖北气候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有利于谷物的生长。这些使之成为明代极具潜力的新兴农业开发区。即便是鄂西、鄂西山区,也因其山大林深、开发较晚,拥有丰富的野生资源和山林草地。明弘治八年,竹溪知县曾熙曾指出:“荆襄迤西多长川大谷,土壤肥沃,物产富饶,寒者易以为衣,饥者易以为食,此天地自然之利,民必趋之,往岁流民潜聚,去而复来,因其所也。”(《竹溪县志•艺文.》卷12,同治年间刻本.)这些自然优势对外地流民客户而言都极具吸引力,因此外省人口大举流入湖北,其中尤以江西人为多,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江西填湖北”。明清时期江西移民在湖北的分布,根据张国雄《明清时期的两湖移民》(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移民档案”资料介绍,其分布是由东向西渐次展开,即以鄂东----江汉平原----鄂西北----鄂西南而拓展的。以地区单元而言,鄂东北是明清两朝受战乱之灾而遭致人口损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而这里土肥地美,交通便捷,是长江中下游移民迁入流转的必经之地,也是被移民视为理想的创业地。从该区域136族家谱数据中统计,迁自外省的计125族,其中来自江西的有110族,占移民家族的88%。鄂东南与江西相连,是江西移民的首入之区。在鄂东南69份家谱中,记载来自外省者有63族,其中江西籍有49族,占移民家族的78%。江汉平原沃野千里,极易开发,最为吸引外省移民。在107族家谱资料中统计,来自外省者有97族,其中江西籍为77族,占移民家族的77%。以襄樊为中心的鄂北地区,自古为交通枢纽,是北方移民南下、南方移民北上必经之地;区域内多丘陵,土地稍贫瘠。在“移民档案”鄂北的15族中,江西籍有11族,家谱样品太少,似难以反映真实历史。但张国雄先生在随州等地实地考察,认为随州江西籍移民占移民总量的80%;宜城约在70%左右。鄂北处于移民结构的过度地带,江西籍移民会少于鄂东北、江汉平原地区。鄂西北山区与川、陕、豫交界,历来“流寓多而土著少”(嘉庆《大清一统志•郧阳府》)。依旧志统计,鄂西北80%是移民后裔,江西籍移民后裔仅占30%。鄂西南是土家族聚居地,自古有“蛮不出境,汉不入峒”的禁令,移民不多。

       雍正十三年改土归流后,大量汉民涌入,估计江西籍移民比例不会少于鄂西北。虽然湖北境内江西籍移民有一定分布差别,但江西籍移民家族占移民总数中的大部分是可靠的。据“移民档案”湖北部分数据介绍,在339族移民中,江西籍有254族,占移民家族的82.5%,这个资料足以说明江西籍移民的数量优势,此数尚不包括湖北填四川中的江西籍移民。 在湖北落地生根的江西移民 江西籍移民大量迁居湖北,改变了自然资源与人口比例的配置,使自然资源得到一定的开发利用。我们的始迁祖辈们荜露蓝蒌,以处草莽,插草为标,划地结庐,劈山开田,筑园树桑,认贡纳赋,子孙繁衍至今。为开辟和重建湖北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这在许多家谱中都有记载,兹录数则: (洪武初)自政公亦扶老携幼卜居于黄冈龙丘之北五里庶安乡,其间土地平旷,满目荆棘。公于是辟草莱,结茅而居。斯时也,播迁之余,无一成之田,无一瓦之覆,环睹萧然,不避风日。公昼则作苦田间,夜则执经一卷,……怡然自守。(民国三十五年《黄氏宗谱•自政公传》) “洪武戊寅年,三公始迁于楚北黄州黄冈邑,地号玫王竹林,辟土田, 剪荆棘,以立门户。”(民国五年《徐氏宗谱•序》) “黄麻各处久经元末大乱,百里无人,草深数尺,非公斩棘披荆,吾子孙安有乐土哉。”(民国十二年《黄陂周氏族谱•外正事实录》) “我族始迁祖宏魏公原籍江西南昌县铁楼巷,明成化间,移居湖北枝江县东八十里东之古生江湖,……我祖至时,挽草为据,辟荆而居。……开垦之功,犹存口碑。”(民国十五年《甘氏宗谱•枝邑隶籍说》) “我迁祖文炳公当有明洪武之初,冒干戈扰攘之险,忘栉风沐雨之劳,斩棘披荆,肇基楚北,胼手胝足,隶籍玉沙。”(民国二年《邹氏族谱•续谱序》) …… 他们含辛茹苦,创建家园,辛勤劳作,顽强创业,可以说每一个移民家族都是一部创业史,每一个移民家族都有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留给子孙!移民先辈们在平原地区广修水利、挽堤围垸,改变了湖河深广、垸少地旷的局面,扩大了粮食种植面积,导致湖北的农业生产有了长足发展,余粮率稳步上升。明清时期,湖北的粮食亩产最高已达6石,普遍达到2石5斗或2石。从洪武初年至弘治的百余年间,经几代江西移民的努力耕作,已出现了“湖广熟,天下足”的景象(见明弘治时人何孟春《余冬序录•职官》:“湖广熟,天下足之谣,天下信之,盖地有余利也。”)。明人张瀚《松窗梦语•商贾记》中说:“(荆楚)鱼粟之利遍天下。”这也印证了经江西移民的开发,湖北已成为鱼米之乡,成为天下粮仓! 湖北的经济作物种植也很发达。

         明初至中期,垸田的开发及推广,促进了棉花种植业的发展;使棉纺织业已成为两湖地区最重要的手工业之一。据方志记载,荆州府之棉纺织业已形成专业化生产,应城所出棉布、汉川县的棉花及棉纺织品的产量及销量极为可观,市场营销态式良好。广济的纺织老布,谓之家机布,密厚匀细,远乡争购。由上可见,明代棉纺织业成为湖北广大乡村农户最主要的家庭副业,棉纺织品也因此成为乡村市场最主要的商品之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茶,种植历史悠久,更是明代湖北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检读《唐书•刘建锋传》、《宋史•食货志》、《文献通考》等史籍,均有湖北地区岁贡茶叶之记载。元元统元年(1333)十月,复立湖广榷茶提举司。至清季末年,湖北羊楼洞成为名扬中外的茶区,著名的通往俄罗斯的茶商古道,起点就在湖北羊楼洞。经过江西移民几代甚至十几代人的奋斗,湖北己是富庶之乡。大部分江西移民以耕读为本,不仅创造了丰厚的物质财富,还培养了许多俊贤栋梁之才。如驰名文坛的***三袁,医圣李时珍,医学家万密斋(明末清初罗田人,时人誉为神医,所制万氏牛黄清心丸沿用至今),首辅张居正、一代名将熊廷弼。清代名臣张鹏翮、地理学家杨守敬、京剧艺术家谭鑫培……凡此诸多人士,今己成为湖北历史之家珍!当我们享受着现代文明时,不可数典忘祖。现代文明是建立在前代人层累的积淀之上,不是一蹴而就的。

       江西始迁移民的文化遗存。江西始迁移民在湖北落地生根后,虽然与湖北这方热土世代厮守,繁衍子孙,建设新家园,却对江西有割舍不断的故土情怀,这在风俗、语言甚至地名上都有表现。在落籍地取与江西相关的地名,如汉川县志中有“江西垸”地名。元末明初县境人烟稀少,而江西等地来汉川定居者众,有的家族为了不忘祖籍,便将有的湖、垸取名为“江西湖”、“江西垸”,并延用至今。一代医圣李时珍的故乡蕲州城东有地名称瓦屑坝,李时珍的家在就在瓦屑坝附近。这里原是雨湖与袁市湖出水交汇处,设有一渡口。后来为了方便通行,便在这里设了一道堤坝,取名瓦屑坝。可惜这个最能代表江西移民历史的地名现已被取消。至于从江西带来的村落地名,在家谱中比比可见,例如明代原麻城县孝感乡鹅掌大丘,是始迁者从江西吉安县带来,只因社会变迁而被历史湮没,这些带来的村落名称已不见延用。鲜为人知的湖北客家人也是从江西迁来的客家先民后裔。著名客家学者罗香林在《客家源流考》一书中明确指出,湖北有二个非纯客居县:即黄安县、麻城县,有客家总人口约15***,此说得到一些研究者和客家网站的认同。 而落籍麻城县的一些客家先民,陆续迁往周边州县,称为“麻城过籍”。从江西迁来的客家先民后裔。其中有些移居四川,成为四川客家的来源之一。

         在风俗方面,从江西迁入湖北者中,有祖籍江西“筷子巷”之说。乡人多在祭祖之供品“刀头肉”上插筷,以表示不忘祖根。这个风俗在鄂东、鄂北、江汉平原大部地区流行。在语音方面,湖北大多数江西移民后裔,还保留着从祖辈代代相传下来的词语读音。例如在鄂东、鄂北、江汉平原大部地区,将外祖母(外婆)读作“家(音咖)婆”,方向词“去”字读作“器”音,动词“站”字读作“记”音,等等,不胜枚举。这类文化遗存,从另一视角证明了江西填湖北的史实。 从明初到清末,不断有江西移民迁至湖北,这个为时600年左右的移民潮,其高峰是在元末明初和清代乾隆及其之前这二个时段。只要对湖北历史稍作梳理,我们便会感觉到,江西移民对湖北有再造之功!尽管江西移民后裔己成为湖北土著,但是,我们不应忘却瓦屑坝、筷子巷,不要忘记曾经哺育过我们的始迁祖的那片故土。毕竟中国人崇尚血浓于水的情怀! 

       在明朝“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大潮中,进入湖北、四川的移民对故土割舍不断的情感更是可圈可点。《黄安县志》载,来自瓦西坝的周氏家族中有40位名人列入县志,其中进士15名。《麻城县志》载,当地名门望族——陈氏大家族亦来自鄱阳瓦西坝。明朝湖北的历史名人,如“公安三袁”、医圣李时珍、首辅张居正……都与瓦西坝移民结上了渊源。武汉有“鄱阳街”、汉川有“江西垸”,蕲春李时珍的故乡有“瓦屑坝”,四川清溪镇出土了清代三块江西移民的墓碑……这些与瓦西坝移民有关的文化遗存,从另一角度印证了“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历史真实。                                 

       谈到我们先祖来自筷子巷,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最重要的证据就是过年祭祖时,要在祭品猪头或猪坐板上插上一双筷子,可能大家觉得这是习以为常的事,说:家家不都是这样嘛?其实不然,就在我们的左邻右舍外姓人家中,有的就不插筷子,不信大家可以走出去了解一下,他们就不是从筷子巷移民来的。  那么筷子巷到底又在哪呢?答案是南昌。南昌筷子巷以前靠近城墙章江门,城门外就是抚河码头通赣江入鄱阳湖,进而通过水路想去哪都行。几百米长、三五米宽,筷子巷是南昌城里再普通不过的一条小巷。然而对于无数散落江淮大地的江西移民后裔来说,筷子巷却是个沉甸甸的名字。他们常常在缅怀先祖的梦里,深情回望这条小巷。 
       据了解,在江西,筷子巷这个地名不仅南昌有,丰城市、鄱阳县、分宜县、余干县、永修县也各有一条筷子巷。摊开江西地图,这些筷子巷都处于赣江中下游及环鄱阳湖地区,所以在无数移民心中,筷子巷其实是个典型符号,它代表和泛指的是以南昌为中心的赣江中下游及环鄱阳湖地区。因此,我们甚至还可以给这个区域一个另类的名称——泛筷子巷地区。 
       择录:部分瓦屑坝后人移民湖北的家谱

        大冶《余氏宗谱》:“一世祖捻,南宋人,世居江西南昌县瓦屑坝。第三世壁胜生荣叔、荣英。荣英自江西徒居湖北大冶。” \\ 黄陂《谢氏族谱》:“谢伯六于洪武七年(1374年)自江西南昌府丰城县筷子巷瓦屑墩迁黄陂西南乡共木岗。”

        爱莲堂《冈邑月峰周氏宗谱》:“始祖鼎三公于洪武二年由饶州府乐平县瓦屑坝迁黄冈。”

       黄冈敦伦堂《喻氏宗谱》:“始祖省一公籍乐平县,洪武七年奉旨迁黄冈下伍乡。”

       黄岗孝友堂 《张氏宗谱·永宁菴叙》:“本族由饶州府乐平县瓦屑坝迁黄冈。”

      黄岗同庆堂《张氏宗谱》宜堂公草谱序:“始祖世雄公于明洪武二年自饶州府乐平县地名瓦屑坝来楚入籍。” \\ 黄岗三槐堂《王杨宗谱》:“南宋时因兵乱由山东迁江西省南昌县瓦屑坝,元末再迁黄冈团风镇。”

        黄冈德星堂《义门陈氏宗谱》:“迁黄始祖仁杰公由饶州府乐平县地名瓦屑坝马桥下迁居黄州府黄冈县庶安乡龙丘。”

        黄冈敦本堂黄氏族谱》:“始迁祖自政,原籍江西饶州府瓦屑坝,明初徙楚省落籍黄冈县邾城之南庶安乡。”

       黄冈《吕杨陈氏宗谱》:“我始祖文泗公原籍江西饶州府都阳县瓦屑坝自元政不纲,义师四起,徐寿辉屯驻薪、罗、黄、汉,千里躁踊成墟。及明祖定鼎后我文泗公迁黄冈上伍乡青丘村,”

      《夏氏宗谱·柏公判明》:“吾住江西饶州府瓦屑坝,起程到筷梓巷上船,到湖北省城,居住西门外。” \\ 黄冈《许氏宗谱·大房支序》:“始祖明甫与兄清甫,于洪武二年由江西饶州府乐平县瓦屑坝迁入黄冈县庶安乡古龙丘碾斋湾。始祖 因碾斋起湾名,意者,如盘石之安也。” 湖北郧西道光年间《杨氏宗谱》记载,其始祖为江西鄱阳瓦屑坝人,从陕南辗转迁移至鄂西北。

       见诸方志与其它资料的还有:薛家庄,薛兴一明初永乐、宣德年问由豫章南昌县瓦屑坝中平屯迁大冶纱帽山南麓左今薛家庄(今属陈贵镇)。

       湖北黄冈《库李宗谱》:始祖库义通,字道源,岁进士,公原籍江西饶州府乐平县泥儿垮瓦屑坝,于明洪武初奉父仲祥公、叔太叔祖万彝公、弟义益迁湖广黄州府。\\《黄陂县志》:该县东甘棠铺镇万姓宗族是明初由江西饶州府鄱阳县瓦屑坝过籍而来。

      《黄冈县志》:陈姓“其先世在宋代自江西江州瓦西坝迁居浠水。后世由浠水分支居黄冈邱店、韦家凉亭。” \\《古姓史话》:“洪武二年(1369年)抚州府临川县筷子巷瓦屑沟的古德七,移居湖北省红安县上新集古家湾。”

      由以上可知,瓦西坝和筷子巷并不在同一个地方,从地图上量,它们之间的直线距离近80公里,有水路有陆路,如果不走水路的话要绕行,估计有150公里,那么我们的先祖不可能同时来自这两个地方,就算这两个地方都不是我们先祖的居住地,只是移民集散地,那我们的先祖移民时难道还要经过这两个集散地?不太可能呀(本文后附地图,大家可以参看)!所以我们先祖到底是来自瓦西坝还是筷子巷或者是瓦西坝筷子巷,还需要我们大家共同慎重考证!

                                       

       左边从黄冈大别山南麓行进路线可能性大。从我们家族所修族谱可知,光山商城固始霍山金寨的宗亲都自认从罗田发脉,即认罗田这边为大宗主流,虽然说他们总人口早已超过发脉地。而罗田本宗祖先也是被从江西押解来插标的,传说与本地吴汪刘徐林等氏都是从九江燕子巷而来(可能是中途落脚结队),再往前是哪里来就不得而知了,但是先民是从九江渡江而来,是可以确信的。   

       明清时期的几大人口迁徙集散地。它们都不是祖居地,只是 ... 四川宜宾人,祖籍也认江西,他们 家家谱记载由江西迁徙到现在的湖北麻城地区,后迁徙至四川的。江西迁外地,外地又回江西,反复迁居,这种情况比较多,但最后又失散,互不知情,特别是元明清朝代,战乱频仍,最后都失联了。如今再提起祖籍。就让人感到纳闷。世事变迁,祖根地难寻啊!          

       对此,地方文献多有记载:如同治《汉川县志》云:“(元末)川沔一带,烟火寂然,至明初仍是土旷赋悬,听客户插草立界。”又据道光《安陆县志》载:“(元末)兵燹以来,晨星而列雁户者又几何,闻之老父,言洪武初大索土著弗得,惟城东有老户湾屋数楹,而无其人。鸟兔山之阴穴土以处者几人而无其庐舍,徙黄麻人以实之,合老妇孺子仅二千余口,编里者七。”……湖北不仅遭受兵灾涂毒,而且天灾肆虐。如《元史•五行志》载:“至正七年五月黄州大水……六月已丑,中兴路松滋县骤雨,水暴涨,平地深丈有五尺余,漂没六十余里,死者一千五百人。……九年七月中兴路***、石首、潜江、监利等县及沔阳府大水。夏秋,蕲州大水伤禾稼……十二年六月,中兴路松滋县骤雨,水暴涨,漂民居千余家,溺死七百人。”这类记载见于国史方志谱牒者比比皆是。

        元末明初,江淮地区发生了大规模的红巾军起义,造成这一地区赤地千里,这对新兴的明朝政权防守不利。 根据《明史》、《明太祖实录》以及大量家谱记载和历史学家葛剑雄的考证,洪武年间江西向湖北、安徽、江苏移民达210多万人。

  洪武七年 迁江西饶州移民14万到凤阳。
       洪武九年 迁江西饶州、九江移民五千人到凤阳西南。
       洪武廿一年 迁江西饶州移民30万到湖北黄州。迁饶州、广信、九江移民12.2万到武汉。迁9.1万到          安陆。迁10.7万到汉阳、丐阳。迁16万到荆州。迁1万人到襄阳。
      洪武廿二年 迁饶州、九江移民27万到安庆,其中20万人来自瓦屑坝。迁饶州、九江移民6.5万到池州。迁饶州移民6.4万到合肥。
      洪武廿五年 迁饶州、徽州移民23万到扬州各府县,淮安府各县。
      洪武卅年 迁江西移民65.6万分别至长沙府常德各县、岳州府、安庆府及郴州、零陵、衡阳、靖县、辰州。 
      洪武年间,江西总计移民214万余人,其中饶州府近百万人。江西移民绝大多数从饶州瓦屑坝迁出(部分从南昌瓦子角迁出)。
       这次移民,是明朝庭的专制措施,与以往的历次移民都不同,它发生在战后,是从江南流向江北的定向移民,并且割断了与原居地的一切联系。惨无人道! 

(责任编辑:admin)

关于网站 | 联系我们 | 会员章程 | 组织机构 | 法律声明
  主管主办:文化部中国乡协艺术发展中心  中国领导干部书画研究院  www.gbshy.com
Copyright©2008-2009 373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编号:13019341号-1